2018年5月26日 星期六

2018年4月文史生活札誌


趕流行,是追時尚的行為,多數人害怕跟不上時代,不是無因。
技時代,生活用品日新月異,缺了時髦的東西,一種「跟不上人」的「自卑感」,往往會打擊自尊。
「沒有手機,就沒有朋友!」這句話不是危言聳聽,在此不寄信、不閱讀的社會氛圍內,透過掌中小螢幕旳溝通,成了彼此對話、獲得資訊來源。
我沒有手機,但是仍沒有被朋友遺棄,雖然聯絡方式有所不便,不過還是對我不離不棄,總會設法取得跟我連繫的各種管道。
我行我素,沒有隨波逐流,不是刻意孤立自己,而是覺得做為一位「今之古人」,有一種堅持和孤芳自賞的必要!
「沒有手機就沒有工作機會。」這就對我影響大了,有人好意請我做「散工」,開個會,審個稿,演個講,而今,愈來愈少了,後來才知道,連絡人都說:「我沒有手機,不好連絡。」果真如此,我也認了。
我觀察到兩種現象,感到困惑,如此行為,並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
一對進了咖啡廳的年輕男女,各點一杯咖啡,而後,兩人相對,各自滑起手機來,應是尋找各自話題,竟然喝完飲料,沒有一句對話!
一位年輕人,未點咖啡前,先衝到書報櫃,搶了報紙,而後找個座位後,將報紙平放桌面,掏出手機,滑啊滑,在找自己的資料,連報紙都不翻閱,喝完咖啡後走人,報紙仍然擺放桌面,我坐在其鄰,對他剝奪我看報權益,很不以為然。
一再上演的滑世代,如此行徑,不可思議
我是思想老舊的人,但是我的想法,還是很潮,年輕人的「現代感」,絕不如我,不信的話,來跟我比「創意」吧!
「形勢比人強。」但是如果不為流行所形塑,不屈於現實的強勢,自我無敵,不是嗎?
活出自己,是我所願,以不適的話語,批評我「不要臉(書)、無Line ()」,是可笑而且無聊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