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9日 星期五

文史生活札誌2017年12月

AI時代真正來臨了!
是福?是禍?多方判讀有別,但是是禍躲不過,此為不難想像。
人工智慧的進展,原本只是在蠶食人類的生活領域,而今,鯨吞狼食現象已逐漸顯現;明年,台灣將出無人超商,AI取代人力,其他產業勢必跟進,工廠作業員、服務業從業員將必面臨失業危機,還有不少工作,將由機械人取代。
我們無法置身於外,科技進步所催生的新時代,活在當下的人,不得不接受,不論新人類或新新人類都要勇於面對。
我是懼於面對現實的人,何況殘酷的現實,不是人工智慧完全能夠解決。我難以配合時代,曾以「今之古人」自況,只因為想成為一位「時代隱士」。
我長期以「三不主義」做生活準則,不用手機、不用金融卡、不用電腦(網路是別人相助的),不少人對我的怪異思維認為不可思議,我也知道堅持三不,必被時代淘汰,畢竟那是在「孤立」自己。
其實,孤獨也是一種力量,不想、不願、不能與現代科技聯結,確是我的毛病,也是「不良」習慣,孤立自己的後果,我吃了不少苦頭,不論是資訊短缺,或同親友聯繫不便,甚至也因有單位想找我「打工」,聯絡不上諸如這些現象,孤立自己的禍根,時常浮現。
形勢比人強,遺世獨立也不能不食人間煙火,做為一位「時代落伍軍」的前鋒,如何在AI時代,不被新時代狂瀾淹没,努力走自己的路,行個人的道,確是我繼續做一個「孤獨的人」的挑戰。
我不求天佑於我,給自己自信,讓自己自得;送舊迎新的跨年,留此感言。



201712月文史日誌
一日 文獻館主辦「夢‧行西城」特展,展場設在艋舺剝皮寮,展示內容,不予置評;台北市近年來諸多地方文史活動和建設計劃,所用的西城、城南、東門町等這些名詞,「詞不達意」,還好沒有將大稻埕名為「城北」。
二日 教師研習中心舉辦「大龍峒文史探勘活動」,參加者二十餘人,都是初、高中老師,三個鐘頭課程,我帶大家走訪了三個半小時,本來安排去河觀賞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會處,因超時而作罷。
三日 大稻埕逍遙遊,明年將邁進500期的活動,仍有七十餘人參加,有華梵大學和台北市影視實教育機構學生等
日 文化局委辦新芳春茶行及台北市城市博物館文物登錄、解讀工作期中審查,我提出多項需待更正及補充意見,期待修正。
晚上,七星田園文化基金會召開本年度最後一場董事會,對明年安排出國考察,有所共識
日 金車文教基金會教育發展部陳建志來訪,商討明年舉辦「千人大稻埕遊」的執行細節。
七日 李梅樹紀念美術館李景光館長率二十餘位志工探勘大稻埕,由我做二個半鐘頭解說,他們希望安排我去三峽演講「台灣歌謠史」。
日 大稻埕戲苑更新展場,找我做「螢幕講說」,講題是「大稻埕戲窟與布袋戲街」;十分鐘錄製完成,但之前等攝影師到場,卻待了半個鐘頭。
十日 台中行;午後去東海大學。
日 故宮博物館觀賞「大英博物館-探索古代生活特展」。
十四日 台大醫院眼科複診,巧遇楊維哲教授,互道保重。
十六日 觀傳局辦郭雪湖的「南街殷賑」特展安排戶外活動,一行三十五人,探勘南街舊憶,最後在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與我分享「郭雪湖的年代」記憶。
日 第二次搭機場捷運,上回去泰山,此次到林口,下次必坐全程,體驗停停建建幾十餘年的「艱難工程」。
十八日 晨,從電視新聞報導中,再見李敖身影,他的病態和老態,令我感觸不少;憶昔在新光華商場百城堂巧遇他幾次,他親切和我寒喧,那英姿煥發形影,猶如昨如。
午間,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舉辦「大稻埕成果發表會」,受邀擔任評審,建議學生可再就廣度、深度去了解大稻埕。
二十日 <台灣室內設計>雜誌33期,使用了數幀我收藏照片,寄來三本當期雜誌。
二十二日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舉辦「台灣鳳梨罐頭工廠故事」要求我授權一張日據「台灣地方」產物圖,我無償授權,對方卻在授權使用同意書上註明需包括營利及非營利使用。授權人無償提供,而使用人卻可「營利」,希望高市府文化局需檢討
十三日 迪化街二0七舉辦新的展覽-「送禮人生-送禮的故事」,我提供數種展品外,也受邀擔任策展顧問,今早出席首展記者會。
二十五日 <文訊>主辦旺年台北文學季,邀我參加座談會,與謝里法談「大稻埕文史風華」,我應允出席。
二十七日 早上勘察「北門早期甕城門額巖疆鎖鑰」是否指定為一般古物,我原則贊同,理由是門額雖為國定古蹟北門的一部分,但其流落多處,歷經滄桑,故事性很強,可獨立列一般古物,至於是否列重要古物或國寶,持保留態度
午後,金車文教基金會發行的<藝文風>雜誌,專訪我談我的文史生涯和撰寫台灣歌謠的心得。
二十六日 衛理女中社會科老師邀我到該校,主講「解析台灣歌謠」,還有一位景美女中老師特來參加,三個小時講座,老師們都認為是很有意義的課程。

二十九日 孔廟管理委員會本年度第二次委員會在市府民政局召開。我對孔廟拍攝的形象推廣廣告,建議以楊雲萍作詞,呂泉生作曲的<孔子頌>做配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