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日 星期二

2017年11月文史生活札記

決定為<台北文獻>寫稿,有諸多理由,而且還計劃以「文獻有徵,文物有靈」做專欄,長期供稿。
台北市文獻館,前身是台北市文獻委員會,歷史有年,我還是末代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原為市長兼任,而後因組織編制調整關係,先後由民政局局長和文化局局長兼任,我歷經三朝,從民進黨國民黨無黨執政,即是委員、副主委員,二十幾年來,文獻委員會文獻館我都是有職在身我受聘擔任副主任委員也有十六年之久,共事過的市長有三人、民政局長有三人文化局長則多達九位,主委如走馬燈,換來換去,我卻不動如山,堪稱文獻會的老賊
我是有職位,而無職務的副主委,市府的人叫我副座,往往我會不高興,他們應知道我僅是無職給和無車馬費的虛職」「志工型副座而已。
多年來,我為文獻會的付出,從執行秘書到館長都心知肚明,不論<台北文獻>編輯市志審稿特展籌劃座談會主持志工訓練…,參予度不可不謂不少。雖不能說貢獻度有多高,付出的苦勞總是有的。
台北文獻創刊時,名稱為台北文物,這本超過一甲子的刊物,半百歲月,都是我的文史讀物。
近年來,我也被聘為台北文獻的編輯之一,只是很少寫稿,只有二三次因應時應景關係,不得不被要求執筆。
而今,我的文獻有徵,文物有靈為此後的台北文獻開闢專欄,主要介紹我的藏品,希望手中第一手資料,可以讓人知道文物收藏於我的內在意義。
說句實話,我的決定,只是為了圓夢;當年台灣風物退了我的稿,理由很奇怪
台灣風物珍貴圖片專欄,作者原由楊雲萍供稿,後由我接棒,只是數期後,我寫了一篇紳章,竟因主編不敢採用,而不說理由不予刊載,為此我乃與之斷絕關係」,而後,此專欄用周明德的稿件,其實就是我力促給該刊物寫稿的。
未來,持續發表我的藏品介紹,如有機會集結成冊,那就不是夢了。畢竟,台灣風物未竟之夢,將來藉台北文獻來達成夢境



201711月文史日誌
一日 韓國漢陽大學策劃鳥瞰圖帝國的野心描繪十六日至本月三日在首爾展出,此策展人誠摯邀我去韓國演講,終未成行。今日收到遠方寄來郵遞包裹,內有海報手冊專書,十分感謝他們曾對我出版的台灣鳥瞰圖關心。

二日 迪化二0七博物館轉交一箱五00個火柴盒,是汐止楊女士所贈送,雅意盛情,令我感動,我的火柴盒收藏又添增不少數量。

三日 佳音廣播電台接受主寺人可可貓訪問,錄音後將於本月份擇期播出,對談主題是我的文史心路歷程和火柴盒收藏。主持人說:她在大學時代即閱讀不少我的著作,見我本人,興奮不已。

五日 大稻埕逍遙遊,共有近九十人參加,如此大陣仗,是有師範大學體育系和銘傳大學觀光系兩所大學,由兩系的教授帶隊幫我揹音箱的是標槍國手。

八日 謝明錩的有竹管的紅磚屋水彩畫作,本懸掛老家古蹟內,因受潮原因,另行表框,寄往台中,改掛複製品。

九日 雄獅旅遊集團所發行好感雜誌第六十六期,以四頁專欄介紹我的火柴盒收藏,命題為火柴盒裏的故事貼近生活的古早味文創商品,全彩印刷,編排精美,還有一幅我站在一根巨大火柴棒上,如此加工的照片,甚有創意。

十日 文化局近代台灣兒童文學選集日治時期台灣作家出版計劃評選。

十一日 我以非校友身份受邀參加日新國小百週年校慶。許文龍捐贈的鄧雨賢銅像也舉辦揭幕典禮;市長致詞後,我在無人要上台,勉應邀致詞,免不得酸了市府兩句,不知市長知否話中有話,教育局長於我講完話後,對我的發言內容,表示致意;十幾年前,我為該校寫了一篇鄧雨賢任教日新的說明銅牌,今天被移立於新揭幕銅像之側。

十二日 台中行;午後,漫步水堀頭公園,也就是中科台中公園園區,簡單的動線規劃保持坡度和蓄水窪地,不錯的設計。

十三日 七星田園文化基金會第6屆第2次常務董事、常務監察人會議會前會後也聚焦談論,水利會農會將改為官派問題。

十四日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106年度第2次董事會,地點在晶華酒店國際聯誼會大廳。

十五日 莊義芳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三屆第四次董事會,期待明年度有新的執行方案。

十六日 仁濟院在艋舺龍山寺文創展覽廳舉辦106年台北仁濟院健康生活列車講座,今晚由我主講老建築與生活,參加者多為中年以上的人,因此很容易由我的懷舊生活中,得到了大家的共鳴。

二十日 歐寶設計公司承辦大稻埕戲苑展示設計,我提供聖保羅砲艇劇照,那是三十幾年前,好萊塢首次來台拍片的迪化街場景,當時我也在現場目堵拍攝過程,見到了羅馬假期導演威廉勒以及第三集中營男主角史蒂夫麥昆。

二十一日 台灣電力公司舉辦築蹟特展,我提一張昭和年代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的電費收據,也被列入感謝名單內。

二十三日 購得中央研究院九十年度院區開放參觀紀念首日封,有李遠哲親筆簽名。

二十六日 迪化207博物館舉辦講座,邀我談火柴盒的收藏心得,有二十人報名,總監陳國慈夫婦全程參加,會後有三人拿了我的多年前著作請我簽名,顯然有備而來。

二十七日 衛理女中社會科老師十七名,邀我帶大稻埕文史散步,由於他們是為「教學實習」而安排,所以我講述更深入,以致四個鐘頭行程,迪化街、貴德街都沒走到,他們希望下學期再安排未續的行程

二十七日 衛理女中社會科老師邀我帶大稻埕文史散步





二十八日 大稻埕教會松年大學邀我講「台灣人生活記憶」。學員多為迪化街、延平北路耆老,所以延續不少在地話題。

二十九日 仁愛教會邀我主講「淺談台灣史」,我以「小故事說大歷史」,反應很不錯,不少人說,我講得很好聽,很少聽到如此「親切的故事」,我想如再多唱幾首歌,他們必然讚許我「說唱俱佳」。

三十日 眼疾困擾多年,早上台大醫院複診,醫師建言「不可做激烈運動;不能用眼過度。」天啊!第一個要求,我能遵守,我除了「逍遙遊」的步行外,少做其他運動;但是,要我「節省」眼力,是一大打擊。我可還有五、六本書要用眼去寫的。


十七時 往市府評審<文化台北-大稻埕>出版事宜,年輕人的史識和史觀不足,以此書為給「外地觀光客」參考做理由,大稻埕的人文厚度必被輕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