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文史生活札誌2016年5月

紅磚屋,我獨有情鐘的建築體。
「紅磚屋之旅」,是我近年來推動的古蹟導覽活動之一;因為經費關係,我僅帶了三趟,參加人數超過一00人,他們都驚覺到台北市還有這麼多歷史彌堅,耐觀不倦的紅磚建築體。
是的,潤紅堅硬的「清水磚」,建造的紅磚屋,如今散落在台北市的大街小巷,仍然不少。只是常常被忽疏了「存在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
再過三年,即將百歲的總統府,前身是總督府,比其更老的監察院(台北州廳)、西門紅樓(新起街市場),還有專賣局、建中紅樓,台大醫院西址這些城內的殖民時代的紅磚建築,無不是日本統治史「殘留的政績」。
大稻埕的紅磚屋,屬於民宅,保安街的葉厝,只保存立面,大稻埕教會已是「偽古蹟」,幸好還有不少棟的紅磚建築,萎縮在以前被稱為「年貨大街」而今有「創意市街」的迪化街上。
我愛好紅磚屋,乃因三十年的生命史,都與大稻埕千秋街店屋,息息相關,我出生於此,生長於此,而立之年,成家之後,才遷這個留存著茶香歲月的「故鄉」。這座「有竹管的紅磚屋」,我以擁有產權為榮。畢竟我也收藏了古蹟,以「文史工作」回饋鄉梓為己任,自是適切不過的事。
當年我提報老家為古蹟,乃在保留這條被稱為「台灣第一條洋人街」的街史和街景。
街史、街景具備的三井倉庫,座落於城內和大稻埕的交界點,看盡北門的隱落和重現;紅磚屋的三井倉庫,曾被稱為「鴉片倉庫」,此毒品為日本財團來台淘金曾經營項目之一。
三井、三菱、藤山設立跨台公司,無疑是「將本求利」,也配合殖民政府掠奪的經濟政策,我對三井的認識,不是城內的倉庫,而是生產日東紅茶的三井精製茶廠,廠址就在港町,我的老家對面,李春生紀念教堂的南側,早已不存。
紅磚屋的三井倉庫,在「城內」見證了什麼?城內和大稻埕的精製茶廠可以訴說什麼故事?留給民眾解讀吧!


20165月文史日誌
  一日 大稻埕逍遙遊,原共有九十七人報名,所以以額滿謝絕再增人數,而此第四四五期的活動,竟有三十餘人報而不到,所以與我走讀的人數是七十餘人,也算大陣仗,穿街過巷,頗為壯觀,參加主要的團體是華梵大學學生和新北市教育局同仁。

  二日 擔任「明華園譽揚房地使用-臺糖台北古蹟倉庫BC棟續約」評鑑委員。陳團長對我建議將「七字仔調」納入教學與推廣甚感興趣。

  三日 陳國慈來信,告知買下迪化街一段207號,她期望將這棟歷史建築活化。我很恭喜她的「收藏古蹟」心願已成,我當然義不容辭能在未來活化上有所著力點;信中說:「莊老師,您十多年來對台北故事館的支持,對我個人的鼓勵,一直令我十分感動。」令我愧顏。

  四日 輔仁大學歷史系學生五名來「大稻埕千秋街店屋」進行口述歷史,由我以受訪人身份,談「我與大稻埕」,學生表示這是系上的「課外作業」。

  五日 國史館主辦「日常生活史」系列講座,邀我以「大稻埕生活記憶」做講題,四樓大禮堂原網路招收八十名聽眾,但報名超額,有近百人參加,座無虛席;終場,我應聽眾要求,高歌「台北市民歌」,獲滿堂彩。



國史館舉辦「日常生活史」講座,近百人參加座無虛席,結束後有聽眾找我簽書
  六日 前捐贈國家圖書館手稿,館方要求授權,「基於文化傳承、社會教育及學術研究之需要,得進行資料數位化等整理維護及公開展示,並得於該館自製之網頁,資料庫及任何形式之出版品進行無價重製,並透過網際網路公開傳輸或公開播送。」授權書簽署後寄出,同意「閱覽人基於學術研究等非營利目的,得進行檢索、瀏覽、下載等利用。」

  七日 保安宮第九屆董監事會,進行第十屆董監事改選,我以低票落選,十五名選舉人,我僅得數票而已,顯然道不同吧!說實話,我十多年來也少盡董事之責。

     晚上參加大同區公所在大稻埕碼頭廣場淡水河畔港邊歌廳歌唱晚會,我向金澎致意,他對我的歌謠研究,讚賞有加。

  八日 午後,一場大的雷陣雨後,有五十餘人參觀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視障朋友有二十幾位,加上每人有一位輔導人員;我做短暫解說,反映不錯,竟有視障朋友要求合影,主辦單位為台灣數位有聲書推廣學會。 
台灣數位有聲書推展學會感謝我開放老家向視障朋友解說介紹這座古蹟的特色
 十四日 「五一八國際博物館日」,台灣博物館舉辦「夢幻台北城-城中古蹟導覽」,由我擔當解說,參加人數三十人,多為首次參與我的活動。
 
台博館舉辦「夢幻台北城-城中古蹟導覽」,背後為撫台街洋樓


為紀念518國際博館日,台博館舉辦「夢幻台北城-城中古蹟導覽」

 十五日 大同區公所主辦「FU大同」,今在大稻埕千秋街店屋亭仔腳舉辦「大稻埕歌謠故事」講座,今與昨日是「高中會考日」,原預期因家長陪考會影響參加人數,但仍達到報名預期。

     晚,紙風車劇團來電,表示承接規劃五二0新總統就職大典節目活動,向我要求授權歷史圖片,以我與該團陳執行長的舊情,當然是無價授權。

 十八日 中山堂將舉辦八十週年特展,參予評選;活動內涵將以「人文中山堂」為主。

 十九日 中山堂80禮讚活動開跑記者會,於二樓堡壘廳前舉行;我上台簡述當年大稻埕人反對藉昭和登基建造此巨大硬體,而輕忽大稻埕建設的「民意」抗議故事。散場後,明星咖啡館負責人簡靜惠向我致意,說我的講詞很好。

 二十日 台灣第一位女總統就職;柏陽以「寫台灣第一的第一人」的我,年歲已高,難以再立言,期待未來新政府能締造出正面的「台灣第一」,有人用春秋之筆予以記錄。

二十一日 國際博物館日,我第二度參予活動,由光點台北之家舉辦「尋找失落的大稻埕劇院」,有三十人參加,年輕人居多,據說上網二天就「秒殺」了,顯然此導覽「無形劇院」,還是有人有興趣。

二十三日 午後與金澎有約,他邀我談將承接青少年育樂中心的五00席音樂廳表演製作之事,希望能做常態演出,金澎對鄉土歌謠的熱愛,自然表示願意支持,但尚有諸多難題需克服。

二十六日 中正紀念堂召開「一九六0年代台灣文化風華特展」第一次審查會議,提醒不宜僅是多家懷舊餐廳的陳設。

二十七日 文獻館舉辦「台北電影風華年代」特展評審,花了四個鐘頭二十分始完成。

     晚上7時至9時至大稻埕亭仔腳社區規劃師工作室主講「大稻埕的人文故事」,主辦單位是都市更新處。

二十八日 FU大同在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舉辦「大稻埕發展的故事」講座,參加人數三十人,半數為初次參加我的講座。

二十九日 「漫遊北門與南大同」午後於炎熱天氣下進行,為「FU大同」系列活動之一,我講述北門軼事外,還以「城北舊事」大稻埕為重點。

三十一日 文獻館舉辦「獨立書店×座談會」,我以早年大稻埕太平町書街發言;古今書廊的第二代也參加,賴先生說他媽媽還不時提及我,為何久久不去;當年編輯<台灣醫療史>的傳月庵有精彩扼要的獨立書店剖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