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整理歌謠在民俗學上的意義:《先發部隊》與台灣歌謠創作

台北一群愛好文藝的年輕人組織「臺灣文藝協會」,並於 1934 年發行《先發部隊》(意即「先鋒隊伍」)雜誌,全部中文,後因日本統治當局干涉,次年改稱《第一線》,以中、日文並列;兩期都明確地揭櫫出主題:《先發部隊》是「台灣新文學出路的探討」;《第一線》是「民間文學的認識」;《先發部隊》刊載有陳君玉的〈台灣歌謠的展望〉以及廖毓文的〈新歌的創作要明白時代的課題〉;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台語流行歌曲正趨於「圓熟時期」,古倫美亞(哥倫比亞)、泰平、博友樂等唱片公司大力灌片發售,而「臺灣文藝協會」成員如廖毓文、黃得時、陳君玉、趙櫪馬、蔡德音等人,也涉足創作流行歌曲的歌詞。


〈台灣歌謠的展望〉和〈新歌的創作要明白時代的課題〉,這兩篇「檢討過去,以策來玆」的文獻,惜乎沒有發生暮鼓晨鐘的效果,當然,如果我們探討當時的時代背景,也就不足為奇了;日本統治階級對台灣非武裝民族運動悍然採行高壓手段,想「潔身自好」的台灣人,只得歌詠兒女私情,以吐心中積鬱,〈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心酸酸〉……等歌曲風靡當時,並非偶然。

《第一線》刊載陳茉莉的〈對民謠的管見〉一文,是以「廣角度」分析民謠,值得注意的是編輯後記中指出的一段話:

我們祖先的遺產,只有台灣的民間文學算得是最為純粹,我們不但在文學上有保存它的義務,在民俗學上也有整理它的必要。

《第一線》的任務已由歌謠的蒐集,跨躍到民間故事的整理。惜乎這段期間的歌謠研究工作,僅限於一群熱愛「新文學」的青年,縱有溫「故」求「新」的心情,因他們都不具音樂知識,以致沒有音樂理論分析文字出現。




台灣歌謠-我聽、我寫、我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