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台灣歌謠思想起:土地之歌 台灣國風

台灣文化,源遠流長,各個族群有自己的母語,有自己的歌謠。

屬於南島語系的原住民,以天然的歌聲,詠唱頌天、祭祖、狩獵、豐收、談情等歌謠,不僅令今人驚為天籟,也被民族音樂學者視為研究的奇珍。

客家民謠有平板、山歌子、老山歌等「九腔十八調」,亦被視為聲樂的絕響。

最大族群的閩南人(河洛人),其閩南語系的語言,遂成為本土的「強勢語言」,常被擴大引申為「台灣話」,雖然在「族群平等」上有所爭議,但閩南歌謠被多數人泛稱為「台灣歌謠」或「台語歌曲」,是不爭的事實;本文以「台語歌謠」觀史,絕無「以偏蓋全」。其他語系,也希望有人撰寫「史略」,以構成台灣族群的混聲大合唱。

台灣傳統民謠有民間小調、本土戲曲和源於中原的歌樂。傳統民謠因口口相唱、代代相傳,一首歌曲經過長期流傳,已經不是一人之作或是一時一地之作,而且不乏「族群融合」共同創作的現象。比如客家山歌與閩南採茶歌同調,〈桃花過渡〉、〈病子歌〉閩客同歌;恆春民謠〈思想起〉、〈草螟弄雞公〉,曲調源於平埔族,是漢化的歌謠。另外,蘭陽地區的〈丟丟銅仔〉、嘉南平原的〈六月田水〉、〈一隻鳥仔哮救救〉、〈牛犁歌〉,是島嶼的民眾心聲,每一段旋律、每一個音符,都是鄉土不朽的頌歌!

台灣歌謠有民間小調、傳統戲曲與說唱唸謠,留在的「詞」比「曲」多,實在可惜。1920 年代在書店大量販售的古早歌仔冊,只有歌詞的紀錄,而無歌譜的留音,文人雅士僅止於採詞記句,視為「民間文學」,因不懂譜記旋律,做進一步成為「民間音樂」研究,以致大量民謠唱法因之流失。但是傳統民謠的生命力依然存在,不可能瘖啞,聲息還是不歇。

宜蘭民謠〈丟丟銅仔〉,不論是抽丟銅錢的遊戲,或是火車的汽笛聲,無疑的它是農勞階級解悶抒懷的小調歌曲。採記此歌的呂泉生說:「雖是簡單也沒有深奧藝術價值,但究竟是先人為建設台灣以血和汗唱出來的歌。」
呂泉生的手稿,書寫曲目清單



嘉南平原〈一隻鳥仔哮救救〉是一首僅有三聲音階的曲子,僅只以傳統五聲音階的 MiLaDo 三個音,傳唱的版本不少,歌詞去了襯詞時,意義如下:

一隻鳥仔哮救救,哮到三更一半暝,找無巢;什麼人給阮弄破這個巢,予阮掠著不放伊干休。

簡潔的語詞,單純的旋律,或許是消遣餘興的小曲,但是引吭高歌,穿雲裂石的聲調,所隱含忍辱悲恨的憤慨不平之義,令人感心動耳,難怪有「破巢之下無完卵」的激情,被解釋為抗日的民謠,並非無由。

恆春民謠〈思想起〉、〈草螟弄雞公〉、〈牛母伴調〉……是南台灣耳熟能詳的歌曲,一首〈思想起〉可以使人各抒其懷,各唱其詞,「思─啊!─思想起」,想什麼、唱什麼,同一個調,不同的詞,多樣的心境、多變的景物、多元的民風,都能用〈思想起〉來當做「思想曲」傳唱。「民謠之鄉」的恆春,有首「恆春小調」,以「台東調」被填上國語歌詞成「耕農歌」,而被「濃妝打扮」,成了〈生蚵仔嫂〉、〈三聲無奈〉,真說明了民謠是可變和不變的古早社會,有不少民間藝人或清唱、或彈月琴、或拉胡琴,常在各地走唱,這些歌者,有職業性的,也有個人純興味的表演。四句七言的歌詞,有人稱:「四句聯」或「七字仔」。


民間藝人有如「唱遊詩人」,他們以不同的曲調,彈唱即興創作的「四句聯」,甚至常有「長詩」之作,令人不得不佩服其創作的本領。


民間藝人原是不留文字紀錄的,偶爾有心人常為之編製「歌仔冊」。1930 年代有不少出版社專門付梓「歌仔冊」出售,銷路還不錯。

其實,「歌仔冊」由來已久,由於台語的文字紀錄,有部分難以擇字,所以創作了不少方言俗字,這也是以前推廣識字的另類方式。

「歌仔冊」內容甚多,不少以歷史故事做內容,如:〈渡海悲歌〉(閩南語、客家話各有版本)、〈鄭國姓開台歌〉、〈台灣民主國歌〉,甚而1935年的台灣大地震,也有〈中部地震勸世歌〉的製作。

還有諸多民俗、傳聞為體裁的「歌仔冊」都甚受歡迎。日後,流行歌興起,這些單薄數頁的「歌仔冊」才走入歷史。

〈五更鼓〉、〈牛犂歌〉、〈六月茉莉〉、〈桃花過渡〉、〈留傘調〉、〈都馬調〉、〈百家春〉……等等民謠,不管是民間小曲或歌舞小戲的音樂,以及歌仔戲、南北管的曲調,都成傳唱不輟的先民遺音;農業時代,傳統民謠傳唱了勞苦大眾生活中汗、淚、血的心路故事,以歌表達心聲,以曲訴心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